肉毒素

索赔千亿韩元!华熙生物彻底放弃肉毒素项目的A面与B面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韩国公司Medytox120日发布公告称,其中国商业伙伴华熙生物科技旗下子公司钜朗(Gentix Limited)向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提出了针对Medytox的损失赔偿请求,索赔金额约为1190亿韩元(约6.6亿人民币)。

在提出损失赔偿要求的同时,钜朗还提出了确认Medytox和华熙生物设立的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Medybloom)的合同条款被违反,钜朗拥有合同解除权的请求。

根据韩国交易所数据,公告发布当天Medytox股价比前一个交易日下跌5.74%,以12.8万韩元收盘。

华熙生物与Medytox之间的“恩怨纠葛”早在2020年就开始了。彼时,华熙美得妥是华熙生物与韩国公司Medytox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目的为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拓展及销售Medytox生产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其他医疗美容产品。

2020年6月,据韩国相关部门调查,Medytox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未经批准的原液,通过材料造假获得流通许可,违反韩国《药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基于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对其采取的行政措施,Medytox一系列的产品(其中包括肉毒素产品)遭受召回和销毁的命令、取消产品批准的程序、以及暂停制造销售和使用的命令。

这也被认为是双方分手的核心原因。

2022年8月2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日前已向韩国公司Medytox发出律师函,要求终止/撤销/解除二者之间围绕肉毒素达成的合作协议。

这也意味着合作协议终止后,华熙生物将失去Medytox公司的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权。

由此引发一个疑问,华熙生物为什么轻易放弃了肉毒素?

华熙生物在终止协议的公告中提到,Medytox自合资协议签署后从未向华熙美得妥提供任何相关产品以供销售,而Medytox方面认为,当时计划是在华熙完成中国当地的审批程序后供应相关产品,但项目审批已经四年多没有任何进展。

由此可见,华熙生物“放弃”肉毒素布局,有被动,当然也有主动。

「被动」自然是韩国Medytox方面被撤销批准文号这一事件,但我们也发现:直至2022年,双方的合作公司成立长达7年之久,Medytox于中国注册的肉毒素产品注册状态自2019年11月11日起至今,一直为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审批中”,至今未完成产品注册手续。

众所周知,国内肉毒素审批相当严格,注册状态一直未更新有监管的因素,但也不可否认华熙生物在肉毒素领域布局并不上心,或者是有更重要的业务需要投入。

所以「主动」上来看,在“万物皆可玻尿酸”的时代下凭借公司的知名度,旗下产品也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在港股上市后,还是再次在A股上市,华熙生物都在努力撕掉“医美”标签。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普通大众心里,我们是一家医美公司、消费品公司,但我在很多场合一再强调,华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公司。”

华熙生物深知,当企业定位在“医美公司”后,不管是资本还是大众都会将品牌的形象固化,企业自身也难以走出这种桎梏。

所以近年来,华熙生物开始做起To C端业务,凭借在玻尿酸原料领域的深耕和沉淀,功能性护肤品取得很大成功。接下来,随着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材料研发领域的进展,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肝素及胶原蛋白等玻尿酸以外的原料产业,将可能承载华熙生物后续的增长。

华熙生物的产品布局越来越多元化,不可否认,其在护肤领域的表现已经超越在医美领域的表现。

但总结来看,华熙生物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放弃肉毒素的布局都算不得明智之举。玻尿酸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步入红海阶段,同时高昂的销售费用时刻吞噬着利润,相比之下,高达90%毛利的肉毒生意确实能为华熙生物提供增量。

另外根据官网信息显示,Medytox是韩国首个拿到肉毒素许可证的公司,自2006年后公司产品在韩国市场占有率高达近40%。

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肉毒素是值得投入的一大领域;而Medytox在当时也算得上是“良配”。

但截至目前,并未看到华熙生物继续在肉毒素领域继续投入的迹象。

国内企业拓展肉毒素市场,往往以对外合作为主。但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又面临一个尴尬局面。有资深人士表示:“能造肉毒素的国家不多,目前还愿意拿出来合作的,主要是韩国,而韩国肉毒素在产品力上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技术门槛高、监管严、资源少,另一方面,运营难度大;这些综合因素也是当下国内肉毒素市场产品稀少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肉毒素一直是监管的难点,也让想要正规进入市场的企业望而却步。不过,2023年开年,医美行业的的监管就瞄准了肉毒素。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其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进口药品境内代理人应于2023年2月28日前完成对各级销售包装单元的赋码,通过自建追溯系统或使用第三方追溯系统开展追溯数据的采集和上传;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于2023年3月31日前在追溯系统中完成基础信息的维护,并对追溯数据进行采集与上传;使用单位应当于2023年5月31日前在追溯系统中完成基础信息的维护,及时采集并上传追溯数据。

此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进口药品境内代理人建设的追溯系统应满足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有关规定,并具备为监管方提供追溯数据查询的功能。追溯数据谁产生谁所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进口药品境内代理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和追溯系统运营单位对追溯数据的安全和使用进行约定,未经数据所有方授权,其他各方不得泄露和使用。

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管理,实现药品全流程可追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其实,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肉毒素市场一定是充满前景的;再加上行业监管的介入,又会加速这一赛道的发展。在众多企业都在加速布局的当下,华熙生物“不得不”彻底与肉毒素说再见,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似乎其在功效护肤、合成生物等领域已经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医美行业观察首席服务员微信
300+行业报告

没看够?加入医美行业交流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加医美行业观察首席服务员微信
回复【医美】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