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和肉毒素向来是医美市场两大”暴利”产品。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毒性蛋白质,按照毒性和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肉毒素被分为A、B、C、D、E、F、G7个亚型。截至2022年,仅A、B型被开发进入商业化运用,其中A型效力最强。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非手术项目中的注射类项目合规市场销售额占医美合规市场的57.4%。其中合规玻尿酸销售额占比注射类项目的66.6%,合规肉毒素销售额占比32.7%。
在国内玻尿酸市场已经略显内卷之后,肉毒素成为各大医美产品公司下一个不容有失的战略级产品。
近期,因为韩国合作伙伴的极度不靠谱,市值近600亿的医美巨头华熙生物的肉毒素战略遭遇重大挫折。
2023年2月,华熙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已于2023年1月18日向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提起仲裁,就韩国Medytox公司的违约事项提出索赔要求,初步索赔金额为7.5亿港元(约6.42亿元人民币)。
Medytox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产品包括肉毒素产品及玻尿酸填充剂等医美类产品,也是韩国第一家获得肉毒素上市许可的公司,其在韩国肉毒素市场的市占率一度达到40%。
2015年,华熙生物与Medytox公司确立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入局肉毒素这一医美大品种,双方计划在国内上市Medytox公司的肉毒素产品。
华熙生物布局肉毒素的这个时间,可以说在行业内都算比较领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华熙生物很有可能在国内肉毒素市场占得一定的先机。
但是此后韩国合作方的一再掉链子,让华熙生物在肉毒素这个重磅产品上很可能最终”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2018年,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Medytox公司的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完成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了上市注册申请。
2020年6月,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表示,从6月25日起,吊销Medytox公司的三款肉毒素的产品许可,并要求该公司回收并销毁有关产品。
Medytox公司的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无菌车间被检细菌超标、运输过程的温度不达标、将临床阶段的样品违规销售给终端医院使用、实验报告书资料造假,等等。
甚至,对于被判定质量不合格的产品,Medytox公司表面做了销毁处理,暗地里却在替换生产编号后,将不合格产品出口到海外,而且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使用。
至此,华熙生物原先规划的在中国市场上市和销售Medytox公司的肉毒素产品,最终完全落空,而华熙生物也浪费了极其宝贵的5-6年时间,以致于在肉毒素这个产品上的布局完全落后。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按销售额(出厂价)计,2020年国内医疗美容肉毒素产品市场规模为3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4亿元。
庞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引发多家公司竞相布局这一产品。
1、美国艾尔建的保妥适(Botox),于2009年在国内获得国家药监局批注上市。
2、中国兰州生物生产的衡力,于1993年获得新药证书,但直到2012年才正式被批准用于医疗美容,且仅用于除皱眉纹。
3、由高德美代理的英国益普生(Ipsen)生产的吉适(Dysport),2020年国内上市。
4、由四环医药代理的韩国药企Hugel生产的乐提葆(Letybo),2020年10月在国内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此外还有9款肉毒素产品在申报上市过程中,另外更有多款肉毒素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虽然和Medytox公司的合作落空,在肉毒素市场上失去先机,但是华熙生物表示,未来公司将立足自身战略规划,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不排除寻求其他肉毒素产品的合作机会。

在抗体圈微信公众号回复“JPM23”可下载60家药企PPT合集。

—END—
严正声明
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药时空小编,联系小编有关商务合作事宜,也可以加入药时空微信群获取更多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