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素

忽然一周|最高检:督促加强医美广告监管;重庆破获首例肉毒素假货案;爱博医疗三项专利被认定无效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一起了解医美行业前瞻趋势、资讯、案例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

这一周医美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小事,我们都整理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厂牌动向

医美概念股震荡走强,奥园美谷涨超7%

医美概念股震荡走强,截至发稿,奥园美谷涨超7%,潮宏基、普门科技、金发拉比、朗姿股份跟涨。

鲁商发展:公司将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

有投资者向鲁商发展提问, 尊敬的董秘你好,59亿出售的现金加上原有现金共有75亿现金,这个现金不可能只躺在公司现金流账户上吧?考验公司高层市值管理水平的时候到了,请问公司下一步有没有吞并和并购山东知名医美大健康资产的计划?比方收购莎曼丽莎、思妍丽、琪雅等知名的美容院业务,从而做大做强医美化妆品产业,快速的提升上市公司的业务效益和市值能力?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业务结构更加聚焦以化妆品、生物医药为主业的大健康业务。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医美概念港股普涨 复锐医疗科技涨13%

1月10日,医美概念港股普涨。截至发稿,复锐医疗科技(01696.HK)涨13%;华润医疗(01515.HK)、春立医疗(01858.HK)和现代牙科(03600.HK)涨9%;微创医疗(00853.HK)涨5%;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涨3%;时代天使(06699.HK)涨2%。

爱博医疗三项专利被认定无效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决定,认定爱博医疗三项专利均存在有效性问题。其中,发明专利(专利号:201410039031.8)及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20052215.3)被宣告全部无效,另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1682214.7)的核心部分也被宣告无效。

此次事件起因于爱博医疗和昊海生科的专利纠纷。

昊海生科子公司上海亨泰视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收到爱博医疗起诉亨泰视觉“myOK迈儿康”角膜塑形镜产品的专利侵权案件诉讼文件。据此,亨泰视觉于2022年6月针对爱博医疗的三项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了无效宣告请求(案件编号为:4W114402、5W128425和5W128394)。

医美监管

太原市公布查处医疗美容典型违法案例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太原市公安局等十部门联合强化对医疗美容机构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医疗美容行业诊疗秩序和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更好地警示违法者,提醒消费者,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现将查处的医疗美容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1、查处“净月台”发布违法广告医美案

2、查处“诺婷莎”无证开展医疗美容项目案

3、查处“婧竹”无证开展强脉冲光脱毛术医美案

4、查处“泛美瑞亚”使用过期产品医美案

5、查处“佳妍”发布虚假广告医美案

6、查处“肤康”发布违法广告医美案

7、查处“华美”无证开展激光脱毛术医美案

8、查处“宜烁雅肤”使用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医美案

9、查处某美容院涉嫌医美诈骗案

武汉悦秀医美公司用“美容贷”诈骗上千万元!多人被判刑……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在该局曝光的医美典型案件中武汉悦秀医美公司通过实施“美容贷”等模式诈骗千万元主犯被依法判刑八年八个月

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被告人武汉悦秀医美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某波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以全额补贴整形手术费用为名,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全国多地受害人到其与他人共同投资成立的武汉悦秀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秀医美公司)所属医疗美容医院接受“免费整形”。

其间,悦秀医美公司医美顾问根据公司统一安排,要求受害人通过指定的小贷平台贷款或自费支付的方式,先行支付全部整形费用,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整形费用消费多款整形项目,同时承诺受害人每月只需推荐三至五名微信好友作为公司客户,发送术后照片为公司进行宣传,即可分期返还全部整形费用,受害人只需承担贷款利息。

悦秀医美公司在分期返还部分整形费用后,便以医美顾问离开公司或任务升级、受害人推荐的客户必须在公司实际消费等为由,拒绝继续返款。相关涉案人员通过上述模式,分工负责,大肆实施“美容贷”诈骗活动,违法所得除小部分用于支付手术成本外,大部分用于支付销售团队提成及股东分红等。

医美监管

武汉悦秀医美通过“整形贷”等模式诈骗千万元被严判

1月10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省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取得阶段成效。记者从湖北省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曝光的部分典型案件中看到,武汉悦秀医美公司通过实施“整形贷”等模式诈骗千万元,主犯日前被依法判刑八年八个月。

内蒙古:率先将口腔种植牙纳入医保

1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工作动态,自2023年1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涵盖种植体植入、牙冠植入、口腔植骨、医学3D建模等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从1月1日同步执行新版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全区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口腔种植类价格调控目标为3800元,为全国最低价。其中,种植体植入费降价为1500元,降幅53%;种植牙冠修复置入费降价为1100元,降幅40.76%。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通过参加口腔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调整口腔种植体医疗服务项目,并且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了种植牙医疗服务和耗材虚高价格,大幅度降低患者负担,引导医疗机构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最高检察:督促加强医美广告监管

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称,近年来,医疗美容市场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迅速发展。但一些美容机构受利益驱动,违法发布医疗美容广告、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公益诉讼检察推动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堵塞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漏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检察机关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道必答题。

重庆破获首例肉毒素假货案 美容院注射800余人次“肉毒素”仅20针正品

近日,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会同江北警方,破获重庆首例医美机构销售水货肉毒素案件。

去年3月,有群众举报,位于江北区五里店的重庆佳兰博美汇连锁整形机构老板叶某从网上非法途径买来“肉毒素”,并谎称是进口针剂多次给顾客注射。

随后,重庆市场监管局药品安全执法支队会同江北区公安局食药生态侦查支队对该医美机构进行联合调查,在员工寝室暗门冰箱内和消防栓内,搜出韩国的水货肉毒素。检查人员立即对该机构进销存记录进行比对后发现,三年来,这家医疗机构仅仅进货20支正规产品应付检查,同时宣称自己是正规授权注射单位,而非法渠道购进的未经批准产品却有数百支。

经查实,犯罪嫌疑人叶某于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通过非法渠道网购肉毒杆菌毒素A型产品(该产品包装为白色,俗称“白毒”),注射了800余人次。

上海发布医美领域典型违法案例

“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9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11个部门近期联合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查办了一批医美领域违法案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称,为举一反三,加强行业警示教育,推动社会共治,现将第一批典型违法案例公布如下:

上海芈匠美容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上海仙美特美容有限公司)非法行医案

经查,当事人在其经营场所使用无标识仪器为顾客提供“祛斑”服务,造成顾客面部皮肤破损,该祛斑服务过程属有创伤性的医学技术方法,为医疗行为。

当事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静安区卫健委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10000元,没收违法所得4340元,没收相关仪器1台的行政处罚。

肖某非法行医案

经查,当事人肖某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等卫生技术人员证书,于2020年9月20日至2022年9月20日期间,擅自为顾客开展注射类医疗美容服务,违法所得共计8000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非医师行医的违法行为。黄浦区卫健委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罚款人民币85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欣悦容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涉嫌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案

经查,当事人经营场所内查见韩国生产的AESPIO、PDO Liftime等产品。上述涉案产品实际为可吸收缝合线,使用目的均为“将缝合线插入人体用于治疗”,为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产品,但上述涉案产品均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当事人已为8名顾客使用了AESPIO和PDO Liftime产品。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已构成使用未依法注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行为予以警告,对当事人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行为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没收未使用的涉案产品,并处罚款人民币16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市金山区林记美容店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案件

经查,当事人先后采购产品品牌为“Ulthera”(当事人称其为“超声刀”)的设备一台,产品品牌为“thermage”(当事人称其为“第五代热玛吉”)的设备一台,取得合作商提供无任何标志标识(当事人称其为“4D童颜刀”)的设备一台,放在店内使用,用于当事人店内“超声刀”“热玛吉”等服务项目。上述3台涉案设备均为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但均未依法注册。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构成了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金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没收涉案的3台医疗器械,罚款人民币15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愉悦美联臣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经查,当事人在社交平台发布其医疗减肥诊疗项目及诊疗效果等相关内容的商业信息,声称“只需30分钟减少脂肪雕塑形体”“30分钟也能直接变瘦”、标识为“coolsculpting”的仪器图片等内容。

上述并无实验数据或临床案例支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虹口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责令立即停止虚假商业宣传并处罚款人民币20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蓝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美诗沁医疗美容诊所虚假交易案件

经查,当事人为给其开设于某平台的“美诗沁”美容门店进行商业宣传,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组织员工进行虚假交易,即组织员工在平台美诗沁医疗美容店铺的指定项目下单,订单截图及券码交由当事人核销,以此提升当事人店铺“消费”一栏的数据。券码核销完毕后,所支付的款项由当事人以现金形式返还给员工,未产生实际交易。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虚假交易的违法行为。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人民币10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光博士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件

经查,当事人于某平台开设的商户销售“菲蜜丽”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宣传“女人变松 男人变心”等内容,宣扬了已婚男性在婚后寻求出轨的想法。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的规定,构成了违背了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行为。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人民币200000元的行政处罚。

张某瑶违法代言医疗美容广告案件

经查,当事人为推广上海某医美机构的医美服务,在该医美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标题为“明星界的凡尔赛?!《三十而已》演员大方承认自己do了”的文章,主要内容含“张某瑶个人介绍及作品截图”“张某瑶的抗衰之旅”“超玛抗衰使用视频及使用前后对比图”。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构成代言医疗服务的违法行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4880元,并处罚款5488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瑞瑶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违法发布广告案件

经查,当事人于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篇名为《长皱纹是必然的,怎样让它出现得晚一点?》的文章,其中使用了“肉毒素除皱了解一下”“肉毒素除皱对于动态性皱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肉毒素注入产生皱纹的肌肉内……同时有效提升面部、紧致肌肤。”等宣传内容,并在文章末尾展示了当事人的电话、地址等信息。

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发布医疗用毒性药品广告的违法行为。自贸试验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焱都美容美发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案

经查,当事人在其经营场所内向店内顾客提供名为 “结肠排毒”的服务项目,对顾客宣称可进行排毒,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当事人让顾客所服用的“腑谷”牌的体饮燕窝肽固体饮料是一款普通的食品,并不具备当事人宣传的排毒功效。当事人假借“排毒”“养生”的名义,利用话术等营销手段及老年人知识水平有限、分辨能力较差的弱点,向中老年顾客推销上述“结肠排毒”服务,诱导其购买上述“结肠排毒”服务。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八)项的规定,构成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人民币120000元的行政处罚。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醒,美容行业市场主体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专业服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美容许可资质不得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药品、医疗器械是特殊商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通过“刷单炒信”等方式虚构交易或者利用“种草笔记”“体验分享”等方式开展虚假营销。

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不得发布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制造容貌焦虑、歧视女性等违背公序良俗内容的医疗美容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明星等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同时,不得以虚假折价、虚假价格比较、不履行价格承诺、低标高结等对消费者进行价格欺诈,侵害消费者权益。

加医美产业笔记首席服务员微信

300+行业报告

没看够?加入医美行业交流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 加医美产业笔记首席服务员微信

回复【医美】 拉你入群